南京提高“无房家庭”购房门槛:需满足2年内无房+1年社保
南京市对“无房家庭”的购房门槛进行了调整。
5月28日,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无房家庭购房工作通知》,“无房家庭”须南京本市户籍、全市范围内无自有住房之外,还需满足2年内无自有住房登记信息、交易记录以及在南京连续缴纳12个月社保等条件。该新政将于5月29日正式实施。
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指出,为切实保障居民自住需求,体现对无房购房需求的精准支持,对无房家庭进行最新认定标准。即无房家庭须在原有南京户籍、家庭名下无自有住房的条件下,增加两条认定标准:
一是购房证明开具之日前2年内无自有住房登记信息和交易记录,包括房屋赠予、房产交易转让(含份额交易)、通过司法途径转移的房产均纳入交易记录或登记信息。
二是购房证明开具之日前1年内在南京市连续缴纳12个月城镇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对于无法提供城镇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证明的,须南京户籍满5年。
按照新规,对于符合南京既有住房限购政策,但不符合无房家庭认定标准的人员,按照普通家庭购房政策执行。符合《南京市常住户口登记管理规定》,考取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从原籍迁入学生集体户的,不认定为“无房家庭”。
此外,《通知》显示,南京加大无房家庭房源供应比例,商品住宅项目每批次上市房源中,120平方米以下套数占比在60%以上,且无房家庭报名数为当批次无房家庭房源数3倍以上的,无房家庭房源供应比例由30%提高到40%。
南京于2020年7月22日发布《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其中提到,优先保障本市户籍无房家庭的刚性购房需求,商品住宅项目向本市户籍无房家庭提供每批次不低于30%比例的房源。
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解读称,例如,某商品住宅项目申请上市销售200套房源,按照《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宁房市字〔2020〕132号),无房家庭房源供应比例为30%,即60套。按照《关于进一步优化无房家庭购房工作的通知》(宁促房健办〔2021〕3号),如120平方米以下面积段房源套数为150套,占批次上市房源总数的60%以上,同时无房家庭报名数达到200人,超过当批次无房家庭房源数3倍,无房家庭房源供应比例由30%提高至40%,无房家庭房源供应套数为80套。
澎湃新闻记者 计思敏
南京集体户口是本地户籍,在南京买房没有影响。一类是本地户籍的居民,一类是外地户籍。而根据南京现有的户籍政策,单位和人才市场集体户口依然视为本地户口,参照南京户籍买房的规定执行。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尚未结婚,还需要由民政部门开具未婚证明。根据南京“限购令”的规定:只要能提供1年以上的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非本市户籍的居民可新购1套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房。也就是说,只要能开出社保或是纳税证明中的任一样,就能新买一套。不过对于已经有了1套南京住房的外地人,就不能再买了。房管部门介绍说:如果是外地户籍的买房人,首先要填写《开具新购住房证明申请表》,其次提供本人及家庭成员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结婚证或未婚证明,以及户口簿。除了提供上述资料外,还要提供纳税证明或社保缴纳证明,两者二选一。要提醒买房人的是,购房者必须本人到场申请,实在到不了场的,要提供经过公证的委托书才可以。
法律依据:
《市政府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二) 本市户籍成年单身人士(含离异)在本市限购1套住房。
今日(4月27日),有市场消息称,南京放开限购、限贷政策。具体内容包括“非南京户籍只需要6个月社保即可在南京买房”“认房不认贷,只要结清贷款可算首套”“上一秒离婚,下一秒可以开出购房证明”等。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于今日下午拨通了南京市12345热线,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目前还没有收到通知,如需核实可以协助转告,待房管部门回复。”
结清贷款再次购房,可享首套房利率
对于市场消息所称“已有两套房仍然能够买第三套房”的说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日下午通过安居客购房小程序向南京某楼盘置业顾问刘其求证,被告知“南京户口可直接在‘我的南京’尝试操作,能开出购房证明就可以。”
随后,记者又通过安居客购房小程序向南京二手房中介张涛询问此事时,得到的回复是“现在具体细节还没出来,不好说。这两天有人试了,有的人两套房能开出来证明,有的人就开不出来”。
至于市场消息所称的“认房不认贷”,张涛告诉记者,“昨天很多朋友圈都在发银行政策改变了,今天银行澄清了,说暂时没接到通知。”
而据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报道,今日下午记者咨询了南京十几家国有银行、商业银行,多家银行的客户经理均表示,之前的房子结清贷款(即有房无贷)可以再次认定为首套房,首付比例要达到50%;而常规的首套房(即无房无贷)首付比例为30%。
截至发稿,南京市房管部门尚未对外公布放开限购政策的相关文件或内容。
“网传的政策调整需要从两方面关注,从二线城市来看,包括此前南京溧水、六合等郊区市场的放松,以及苏州限购限售的放松,再结合此次南京的市场传言,都说明二线城市处于政策放松频率相对高的阶段。”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今晚通过微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江苏市场看,这一轮政策放松频率明显比较高,至少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南通等城市都有不同程度放松,这和江苏市场今年房地产市场的压力较大有关系。通过此类放松,将真正活跃房地产市场,对于当地房企的项目销售等也有积极的作用。
新房供求低迷,土地市场表现欠佳
事实上,南京市场今年以来持续低迷。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今晚通过微信向记者表示,“市场对政策的种种预期的确和近期市场表现不佳有关。此前南京已经有过政策调整,但市场反应并不积极。”
从2021年11月、12月成交低位反弹后,南京楼市明显表现出增长乏力的迹象。据金刚石房地产云数据,今年1-3月,南京主城区新房成交量维持在去年同期的60%左右,并且成交价格曲线呈近45°的下降趋势。
来源:金刚石房地产云数据
除成交量、成交价格走低外,南京的住宅供应也几乎达到了近年来的最低点。金刚石房地产云数据显示,3月份南京主城区供应20.34万平方米,尽管环比上涨高达近50%,但同比2021年3月的80万平方米,下跌达75%。
上述因素叠加,令南京楼市11个板块住宅存量在3月份达到899万平方米,平均去化周期11.27个月,而六合板块去化周期更是高达24.99个月。
来源:金刚石房地产云数据
与此同时,4月22日南京今年首批集中供地表现欠佳。尽管本次土拍在保证金、竞得地块数量等方面有所放松,但出让的19宗涉宅用地中仍然流拍6宗。最终底价成交地块达7宗,地价触顶3宗,央企国企仍是拿地主力。
“从时间节点来看已经到传统销售季,相对疲软的格局会挫伤市场信心,进而牵连到土地市场等多个细分市场,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从网传的政策内容来看,力度明显比前面大,而且多个政策会有叠加效应。南京作为二线城市,基本面不会差到哪里,因此市场会有反应的。”卢文曦表示。(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刘其、张涛为化名)
上一篇:形容老人慈祥的声音
下一篇:2022年成都摆摊新政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