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体温多少度正常
量体温多少度正常,人的体温需要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才能一直健康,如果体温不正常,说明我们可能感冒生病了,需要尽快治疗,下面和我一起看看量体温多少度正常,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量体温多少度正常1
临床上所指的体温是指平均深部温度。一般以口腔、直肠和腋窝的体温为代表,其中直肠体温接近深部体温。正常值:口腔舌下温度为37摄氏度(范围36.3-37.2摄氏度),直肠温度37.5摄氏度(比口腔温度高(0.3-0.5摄氏度),腋下温度为36.5摄氏度(范围36.0摄氏度-37.0摄氏度)。
体温的影响因素
1、性别因素。一般女性较男性稍高,女性在月经前期和妊娠早期轻度升高,排卵期较低,这种波动主要与孕激素分泌周期有关, 女性的体内脂肪较男性为高这也应该是一个原因。
2、年龄因素。新生儿体温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为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皮肤汗腺发育又不完全,从而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容易波动。儿童代谢率高,体温可略高于成人。老年人由于代谢率低,故体温偏低。
3、昼夜因素。一般清晨2-6时体温低,下4-8时体温高,其变动范围约在0.5-1摄氏度之间。这种昼夜有规律的波动,是由于人们长期的生活方式如活动、代谢、血液循环等相应的周期性变化所形成的。而长期从事夜间工作者,周期性波动则出现夜间体温升高,日间体温下降的情况。
量体温多少度正常2
不同部位测出的体温也不同,通常口腔的舌下温度是36.3-37.2度,腋下的温度则是36-37度,耳朵温度在36.5-37.5是属于正常温度,肛温是36.5-37.7度算正常。但也不是绝对的,人体的温度会随着环境、时间、年龄、经期的变化而产生改变。
男性和女性温度就存在差异,女性会更高一点,要比男性高个0.35度左右。一天当中,早上2-5点的时间段,是人体温度较低的时候,而下午5-7点体温会是一天中最高阶段。总结来说就算人体温度会因其他因素发生改变,却相差不大,基本能保证在正常范围。平均算下来,人体温度在36-37度之间,都算是正常的。超过了37度,而且持续很多天,就要怀疑是发热了。
那么,测量耳朵、口腔、直肠、腋下哪个温度会更准确?
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就是耳朵、口腔和腋下测量体温,现在的科技比较发达,测量的温度计也发生变化,会有专门的`耳温枪,电子测量温度计,只要放在相关部位,就能马上测出体温。腋窝测量体温,是比较传统的测量方式了,用水银温度计去测量,测出来的数值还是比较准确的,可是也有缺点,就是腋下过湿,就会影响到正常的体温,体温会稍低一点。
口腔测体温,还是比较方便的,却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会有高于正常体温的现象。口腔有感染,或者受到食物的影响,就会产生变化。
耳朵测出的温度,算是核心温度了,测量就更加简单了。不过,需要注意两只耳朵温度会存在差异,耳朵的前后,温度也存在些许差异,但保证在37度5以内就不算是发热。
要说哪个相对比较准确,还是测量肛温,接近于深度体温,也就比较可靠了。只是这种方式比较特别,对于成年人来说会让人有点害羞,比较适用于小儿。
通过了解,我们可以知道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多少,或许与我们平常了解的不太一样,在特殊期间,监测个人的体温,还是比较重要的,这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对自己以及他人都好。
用体温计测量人的正常体温:口腔舌下温度为36.3~37.2℃,直肠温度36.5~37.7℃比口腔温度高(0.2~0.5℃),腋下温度36.0℃-37.0℃。
正常体温的标准是根据多数人的数值,并非为个体的绝对数值。体温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随性别、年龄、昼夜、运动和情绪的变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动,但这种改变经常在正常范围内。
人体正常体温的测量方法是在早晨8点左右、午后3点左右、晚上8点左右各测一次体温,连续测量几天,取其最稳定的值即为正常体温。
测体温时,应先将体温表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再用棉签蘸酒精擦拭消毒。多数是把体温表挟在腋下试温,年龄小或昏迷的小儿可采用肛门测温。
扩展资料:
保持恒定的体温,是保证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体温是物质代谢转化为热能的产物。
正常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它通过大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和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体温升高时,机体通过减少产热和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反之,当体温下降时,则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使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常体温
口腔和腋下在正确操作下测量体温都是准确的。每次用腋温测时,中间不能间断,必须一直加紧体温计至10分钟才是最准确的。若是以口腔测量的话不可饮食、交谈、以使口腔内体温稳定。
体温测量是诊断疾病时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口腔测温、腋下测温和肛门测温三种。
正常值体温:口腔温度是36.5℃至37.5℃,腋下比口腔低0.5℃,肛门比口腔高0.5℃。
异常结果:口腔温度不在36.5℃至37.5℃,腋下不在36-37℃,肛门不在37-38℃。
扩展资料:
正常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它通过大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和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体温升高时,机体通过减少产热和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反之,当体温下降时,则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使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
正常体温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机体深部的体温较为恒定和均匀,称深部体温;而体表的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和差异较大,称表层温度。临床上所指的体温是指平均深部温度。一般以口腔、直肠和腋窝的体温为代表,其中直肠体温最接近深部体温。
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超出37.1℃就是发热,37.3~38℃是低烧,38.1~40℃是高烧。40℃ 以上随时有生命危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体温测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常体温
一、正常体温范围:
体温测量:
正常体温根据测试部位的不同,体温的正常值稍有差异。常用的体温包括:
口腔温度、直肠温度和腋窝温度。
(1)、口腔温度
将体温计放置在患者舌下,闭嘴约3分钟后取出,正常范围为36.3℃~37.2℃。
(2)、直肠温度
测量方法是将体温计消毒后涂上润滑油,然后插入肛门,三分钟后取出,其正常值比口腔温度约高0.3℃~0.5℃。
(3)、腋窝温度
测量方法是将体温计夹于腋窝,五分钟后读取数值,正常范围为36.1℃~37℃,比口腔温度约低0.2℃~0.4℃。
二、发热:
根据发热程度的高低(口腔温度),可以区分为:
1、低热:37.4℃~38℃。
2、中等度热:38.1℃~39℃。
3、高热:39.1℃~41℃。
4、超高热:41℃以上。
三、发热温度在38℃左右,如果不引起重视,则可能很快发展为发热39℃以上。
扩展资料
高烧不退提示多种疾病
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烧,随着吃药或病情的恢复,持续一段时间会退下来,但若是高烧持续时间较长,且温度变化不超过1℃,则需要留心了,这可能是结核病、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甚至肿瘤的预警信号。
北京急救培训中心讲师温新华指出,在夏季,危害严重的高热多见于中暑及夏季传染病。夏季中暑的典型信号是发烧、身体发烫,特点是无法用退烧药得到缓解。中度中暑发热温度在38℃左右,如果不引起重视,则可能很快发展为发热39℃以上的重度中暑,进而导致热射病,影响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甚至昏迷。
中度中暑可通过降低周围环境温度、冰敷等方法进行物理降温。如果患者曾剧烈运动,大量流汗,可适当喝些生理盐水来补充电解质。如果不是由于大量出汗引起的中暑,应主要注意通风、散热。一旦自行救治无效或出现高热则应立即就医。需要提醒的是,夏季中暑应以预防为主。一旦中暑,不仅非常难受,而且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体温
人民健康网-高烧不退提示多种疾病警惕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也是正常温度,普通体温计不需要加0.5度的,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 0.5度。
人体正常体温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机体深部的体温较为恒定和均匀,称深部体温;而体表的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和差异较大,称表层温度。临床上所指的体温是指平均深部温度。一般以口腔、直肠和腋窝的体温为代表,其中直肠体温最接近深部体温。正常值:口腔舌下温度为37℃(范围36.3-37.2℃),直肠温度37.5℃(比口腔温度高(0.3-0.5℃),腋下温度为36.0℃(范围35.8℃-36.3℃)。
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超出这个范围就是发热,37.3~38℃是低热,38.1~41℃是高热。
上一篇:苹果零售机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形容一个人好养活的成语
发表评论